夏日已至,端午的脚步临近。近日,广州南沙蕉门河畔,南沙街道辖内村居十余名青壮举行传统“起龙”仪式。经过约2小时的努力股票质押融资,沉睡近一年的龙舟威猛出水。
当天早上9时许,各村居青壮早早来到蕉门河畔,参加祭祀祈福会,为下河“起龙”做好准备。龙头、船桨、大鼓以及祭拜用的水果烧肉等摆放整齐,即将出水的龙舟在淤泥中静静等待。
祭祀过后,一声鼓响,“起龙”仪式正式开始。青壮们陆续下水,一边翻动船底淤泥,一边掏净船内泥沙,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经过约半小时的努力,一条约20米长的龙舟霸气出水,风光再现。
青壮细细地为出水的龙舟“梳妆打扮”,细细擦净,再安好龙头、龙尾、锣鼓、旗帜。鞭炮声中,“沉睡”的龙舟再度苏醒,焕发出耀眼光辉。
大功告成,青壮们操起船桨,一起跟着龙舟“舒筋活骨”,在蕉门河上肆意驰骋,开始了一段“龙舟巡游”,引来众多好奇居民观看。起出的龙舟在清洗干净之后,还将经过修补、上油、刷漆等工序后,还将选择良辰吉日进行采青。所有步骤完成后,“沉睡”的龙舟才会正式“苏醒”。
据悉,当天挖出的这条龙舟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卢戈全老师制作,以坤甸木为原料,坚实耐用,在水中经久不腐。作为第四代龙舟技艺传承人,卢老师从事龙舟制造已44年,由他制作的龙舟掌口密,容不下一根头发丝,而且不会散口和裂口。制作所使用的木材之间不使用任何黏合物质,靠手工凿出各种规格的咬口,再仔细地磨平,侧立偏差控制在1厘米以内。
这条龙舟之后将成为南沙街道的训练用船,与南沙街道龙舟队的队员们一起备赛,准备在端午节系列活动及龙舟比赛中大放异彩。
端午赛龙舟,是一项历史悠久、极具特色的传统节庆大型民俗活动,也是广东省非遗项目。据悉,南沙龙舟赛已有37年的历史,在南沙,几乎每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都会重金打造属于自己的龙舟。因为制作龙舟的木料,最忌讳干燥,一旦离开水长期暴晒,船身就容易爆裂。所以,龙舟在不比赛的时候就要藏于河塘的淤泥当中,这个步骤也叫“滟龙舟”。龙舟“滟”得好,“挖”起的龙舟可省去部分修补功夫,龙舟也会更加“长寿”。
南方+记者 李心迪
通讯员 南沙街宣
- 上一篇:投资线上配资 世界三大巅峰水上游乐设备首次引进中国,本月底亮相长隆
- 下一篇:没有了